納秒泵浦探測光譜儀在係統配置上采取了兩類光源分別作為泵浦和探測光源,然後依賴觸發信號之間的延遲,來控製泵浦光到達樣品,並與探測光在樣品上“重疊”的時刻。單波長信號或多波長信號可分別由光電管(PMT)和增強型CCD(ICCD)來采集,並通過軟件的分析功能,還原成間變化的吸收光譜,即可得到時間分辨的吸收光譜。
一、技術原理:
納秒泵浦探測光譜儀一般是指應用最為廣泛超快泵浦一探測光譜技術,這種技術先用一束超快激光脈衝激發材料,然後再用相對延時可調的另一束探測光來測量材料的透射率變化或反射率變化,因此被稱為泵浦探測技術。該技術起初被用來研究金屬、半導體材料的帶間或帶內的電子躍遷,經過一段時間的飛速發展後被推廣應用到常規超導體、高溫度超導體、拓撲絕緣體、多鐵材料等複雜氧化物和/電子體係材料的研究上,在自旋動力學和強關聯多體問題研究中表現出獨特的優勢。
激光泵浦引起的透射或反射率變化非常小(~量級),超快泵浦探測係統需要借用鎖相放大器(Lock-inAmplifier)來處理光電探測器采集到的信號,最後的數據由鎖相放大器輸出到電腦。鎖相放大器具備參考頻率(Reference)和信號(Signal)兩個輸入端,為了能夠使用鎖相放大器,光路中需要對Pump或Probe進行頻率調製,這個調製頻率就是參考頻率。所謂頻率調製,即是對激光脈衝的頻屬性率進行調節與控製,此處調製的目的是為了給激光脈衝附加一個新的頻率信息。
二、主要特點:
LP920係列激光閃光光解光譜儀有三個型號:
工作於動態模式的LP920-K;工作於光譜模式的LP920-S和同時具備前述兩種模式的LP920-KS;
動態模式:提供非常精準的瞬態過程的完整時間分辨測量。適用的光譜範圍為200nm-1700nm,時間範圍(熒光壽命)為ns-s。
光譜模式:該工作模式通過使用門控陣列探測器在激發發生後某一時刻測量一個完整的吸收譜或發射譜。可以獲得時間分辨的吸收譜或發射譜。